【云养经济】系列报道丨“认养黑猪”传销骗局调查!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果树、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为提醒公众时刻警惕套着“云养经济”外壳的非法集资和传销犯罪行为,央广网联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推出"云养经济"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央广网记者前往安徽、四川等地采访数起案件,深入揭批此类案件的犯罪手法、刻画犯罪链路,以资镜鉴。
“你去香港做什么呢?”
“我要去把我的股票卖掉。”
2022年11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政务中心办公大厅,一位来办理港澳通行证的老农的话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在这个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里,县里也鲜有人炒股,更何况这样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农。”
工作人员随即将线索反映到了石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经侦民警的询问下,这位老农表示,他在一个叫“禾元农场”的App上投资认养了部分黑猪,所获收益被转换成了一支港股的股票,他现在要去把它变现。
在对这款App初步研究后,民警发现了更多疑点:“这是一款未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的App,新用户只能通过扫描其他用户的邀请码才能下载;在App上认养一头黑猪的价格是5000元,用户最低认养一头黑猪,才能使用App上其它功能。”
自此,“禾元农场”App背后一家名为“庞博集团”公司进入了石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的视野,历经半年的抽丝剥茧,一个投资人达数万人且遍布全国,涉案金额达数亿元,披着“云养经济”外衣的大型网络传销团伙浮出水面。
01
高额返利背后:“我们知道这是传销”
2020年上半年,在贵州一个集资项目被投资人举报后,山东人刘传义回到菏泽老家注册了“中农禾众(菏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农禾元(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个“中农”系空壳公司,这些公司后来成为庞博集团的子公司,用以彰显集团实力。
据刘传义供述,当时这些公司没有做任何业务,他在网上了解到有两家公司做的认养模式比较不错,一家是认养牛的,一家是认养鸡的。他受到启发,便召集了多位自己以前在其它传销、集资项目中认识的朋友,借鉴其它认养项目设计出了一种认养黑猪模式。
“这种模式是要发展下级,形成层级关系,新人要成为会员至少需要缴纳5000元来认养一头黑猪,返利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收益,拿一头猪举例,公司会每天返利40元的肉券,共返200天。另一种是动态收益,老会员邀请新会员加入有推荐奖励,奖励是新会员缴纳认养黑猪金额的20%,还有团队奖,就是下面发展的会员越多,认养黑猪越多,达到一定金额便会成为VIP,一共分为8级,级别越高抽成就越高,返的肉券也就越高。”刘传义说,动态收益更有吸引力。据了解,在“禾元农场”App上,1元“肉券”等于1元人民币,用户可将“肉券”提现。
新人要成为会员至少需要缴纳5000元来认养一头黑猪
早些年,李凤芝曾在黑龙江某县电视台担任主持人,后离职经商,2020年前后,与刘传义在共同参与某个传销项目时结识,是刘传义叫来参与认养黑猪项目的“创业” 高管之一。她表示,最初她与刘传义等人在菏泽商量并确定模式的时候就都清楚,网上认养黑猪是传销模式。“知道是违法的,(我们)探讨过传销罪的一些定义和构成。但是,最终大家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通过这些不合法的方式在短期获得大量资金后去投资资本和实体,通过资本和实体盈利后把会员的收益真正变现。”李凤芝说。
根据刘传义等人的设计,全国市场被分为4个片区,分别是华南事业部、华北事业部、华中事业部、华东事业部,事业部负责人由创始团队成员担任,如李凤芝就是华南事业部负责人,事业部下面设多个运营中心,运营中心负责人由事业部负责人在各个城市发展的会员担任,自运营中心以下,可以无限发展会员。
“事业部负责人主要工作是去发展会员,下面运营中心的人都是扫描事业部负责人的邀请码进入的,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下发展”刘传义说。
王明是“禾元农场”技术部负责人,参与了“禾元农场”App的开发设计。据他介绍,确定下经营模式后,刘传义就让人买了一个在线商城App的模板。在此基础上,结合认养黑猪的相关功能和需求,开发出了“禾元农场”1.0版本,该版本在2021年7月份上线,普通人不能下载“禾元农场”,必须通过别人的邀请码有才能去下载,被邀请的人输入邀请码后就会固定的成为这个邀请人的下一级会员。
“我觉得这种投资模式回报率太高了,5000元认养一头,200天就能回8000元,公司这样会亏钱,早晚会倒闭。”王明说,2022年8月份,公司让技术团队新增了一个后台查询功能,通过计算会员总共投资的钱和总体现金额,掌握每个会员是否回本的情况。
对于当初为什么会想到用传销模式聚敛资金,刘传义解释,“因为只有采用这种方式才能快速获取大量资金,方便投资其他项目或股票,等投资的项目盈利或股票升值后才能填补网上养猪这种传销活动中的资金泡沫。”
02
编造国家政策,千方百计吸纳会员资金
车娜是雅安人,年近五十。2021年,她在康定开广告店,一天,旁边开饭店的曾霞问她:“有一个挣钱的项目,愿不愿意参与。”了解完网上认养黑猪的模式后,她通过曾霞的邀请码下载了“禾元农场”,投资一万元认养了两头黑猪,还在网上和公司签订了认养合同。
据曾霞介绍,这两头黑猪每天可以产生80元收益,收益周期为200天。过了10天,车娜打开App看到自己的账户上果然多了800元“肉券”。
“我就觉得这个平台收益还可以,就放心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投资了。”车娜说,根据平台收益规则,她也开始推荐熟人投资,而她推荐的熟人又会继续推荐熟人,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她以下已经发展了多少层级了,她也顺势成为公司在雅安的“市场负责人”。
车娜表示,自己将受益和本金不断复投,总共投了30多万元进去。截至案发,这些钱也没有取现。
为了发展更多会员,并让会员的资金尽可能沉淀在公司里,刘传义想了很多办法。首先,要让会员相信公司实力。于是,庞博集团就被编造成了一个横跨医疗、生态建设、互联网电商、养老、农业、光伏建设等领域,在全国多个省市设有分部,资产规模数十亿的大型公司。
记者获取的一份庞博集团宣传资料显示,集团投资15亿,占地730亩,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集养殖、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畜禽业一体化产业园;集团联合高校,投入10亿科研资金,研发高科技养殖技术应用于黑猪养殖;公司已在多个省市布局“黑猪产业研发基地、核心种猪基地、种猪养殖基地、黑猪育肥基地”等各种基地,形成了从繁育到育肥的完整链条闭环 ,2022年养殖规模计划达到百万头,2023-2025年养殖规模计划达到五百万头 。
庞博集团在建的最大猪场,建成后年出栏量不过两三千头
其次,要让会员相信庞博集团的所有产业都紧跟国家政策,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于是,凡是跟农业、生猪养殖相关的官方文件、官方表述都可以拿来佐证公司的“与时俱进”,庞博集团摇身一晃成为“中国原生态种猪溯源基地”。
庞博集团的宣传话术取得了很大“成果”。刘传功是刘传义的弟弟,总管公司财务,被捕时身上被搜出了38个用于大额转账的U盾。据他供述,公司稳定发展时,每天收取的认养黑猪资金大概有一两百万。截至案发,他估算总共有2亿左右。不过,他的供述与实际情况还有相当出入,根据警方调查,案发时,庞博集团收取的会员资金 达4亿元以上,会员提现金额约2.8亿元,传销活动实际获利1.2亿元以上。
2022年中旬,“禾元农场”2.0版本上线,自此,沉淀会员资金成为庞博集团的重要任务。刘传义介绍,2.0版本上线后,认养一头猪的价格还是5000元,但返现收益变为2500元的“认养券”和“代金券”,其中“认养券”可以提现,但每提现4000元,就必须在公司的线上商城里买一盒500元的十斤装“黑猪肉”,且公司要收取1%的爱心基金和5%手续费;“代金券”则不能提现,只能用于搭配“认养券”认养黑猪。根据警方调查,所谓“黑猪肉”只是该公司从市场买来的普通冻猪肉,进价不到20元/斤。
“为了沉淀会员资金,我们规定普通会员每人每月提现不能超过9万元。”刘传功说,高层管理人员不能提现,因为他们的账号一旦提现就是几百上千万,公司的资金就会被掏空。
作为开发“禾元农场”的技术负责人,王明坦言,升级2.0版本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劲,因为升级后的版本,会员要想提现更复杂,认养券提现的时候还必须单独充值500元才能够激活提现功能,所以他感觉庞博集团大部分在进钱,流出给会员的钱相对就少,他自己也开始怀疑庞博集团涉嫌传销。
03
编打造百万黑猪养殖基地,大量资金用于炒股
“创业”伊始,刘传义就咨询过律师,他们的网上认养黑猪模式如果没有实体经营,就是传销。因此,出于规避法律风险和获取会员信任的考量,庞博集团也陆续投资了一些养猪场。
根据庞博集团的宣传,他们的养殖基地遍布赤峰、通辽、成都、包头、沧州、菏泽等17个地市。据刘传义供述,他们确实在山东、河北、内蒙共投资过四个养殖场,但具体有多少猪,他并不清楚。
刘传功表示,据他所知,他们在山东东明县有一个养母猪的养殖场,主要是出产猪仔,其他地方就没有黑猪养殖场了,集团根本无法满足或向会员提供他们在“禾元农场”上认养的黑猪数量。
石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队长高攀告诉记者,根据调查,庞博集团宣传的养猪场大多都不存在,个别实际投资的,建设规模和养殖规模都很小,截至案发,他们在建的一个最大的猪场,即使建成,年出栏量也不过两三千头,与他们宣传的“百万规模”相去甚远。另外,他们也投资了一些第三方猪场,用于拍摄宣传视频、供会员参观。
“正常的认养模式是,认养人每线上投资一头猪,线下就必须有一头对应的猪,这头猪要能区分、可识别,比如在猪耳朵上打个标签,证明这是某个认养人的,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但传销组织显然就是利用这个模式。”高攀解释。
刘传义表示,他们在黑猪养殖上累计投资了800万。但是,这个投资金额,无论是与他们宣传的养殖投资额,还是与他们吸纳的资金量相比,都存在极大差距。更多资金则被用于购买股票和其它投资。比如,开卤肉店、建光伏、租办公场地、装修办公楼、购买定制酒。其中,仅装修租借的办公楼就花费500多万,买酒也花了400多万。
根据警方调查,除去会员提现资金,庞博集团的大量剩余资金被用于购买了两只上市公司的股票,后期为了尽可能沉淀会员资金,庞博集团还以各种方式让会员将平台收益兑换成股票积分,用于换取公司买来的股票。
“2022年7月份2.0版本上线后,公司把禾元农场锁仓,把我们的肉劵余额置换成了一只港股的股票。”车娜说。
高攀介绍,庞博集团发展后期面临很大的会员提现压力,便开始以各种名义和方式不让会员提现,而是将会员的平台收益转换成股票积分,再按一定规则给他们兑换股票。从2022年9月开始,庞博集团干脆强制把会员收益转成股票,并向会员承诺,公司做大以后,会员们的股票都会升值。
从2022年9月开始,庞博集团干脆强制把会员收益转成股票
“据调查,庞博集团在‘禾元农场’上兑换给会员的股票数额,跟他们公司现实中实际掌控的股票数额根本对不上。比如,他兑换给了会员10万股,他们自己其实只有1万股。”高攀表示。
石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朱明伟告诉记者,庞博集团确实花费数千万委托某中介购买了某港股上市公司的大量股票,并计划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据刘传义说,他是想通过炒作这只股票,让股票升值,弥补会员返利上的亏空。
“根据调查,他委托的中介挪用了他们一千多万购买股票的资金,而他竟然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通过炒股赚钱呢?他们还计划把这只股票炒到3港币/股,但实际最高也只炒到了每股两块多,现在已经跌到几毛钱一股了。”朱明伟说,因此,专案组判断,庞博集团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转型的说法只是空谈,他们更主要的目的或许是通过操纵股票进一步套取会员投资,最后洗白传销资金。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摸排,2023年5月6日,石棉县经侦大队对庞博集团涉嫌传销一案立案调查。5月29日开始,警方抓捕涉案人员。刘传义在到案后表示,至案发,包括股票在内,他们的所有投资项目无一不在亏损。
2024年4月26日,四川省石棉县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刘传义等人通过 夸大“庞博集团”实力,编造国家对黑猪养殖的扶持政策,编造“庞博集团”盈利模式,吹嘘公司上市前景,并通过网络宣传以及组织会员实地参观、召开会议等方式推广在禾元农场认养黑猪的传销活动,传销组织实际获利1.2亿元以上,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刘传义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80万元,其他涉案人员均领刑获罚。